近年来,番禺区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治水工作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坚持源头治水、系统治水、生态治水的工作思路,全力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目前,番禺全区50条黑臭水体现已全面消黑除臭,水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现场指导污染源溯源排查
番禺区治水成绩的背后,凝聚着一批批水务人坚持不懈的治水精神。该区河长办副主任马其盛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夙夜在公、呕心沥血、尽责尽职,将过去的黑臭河涌变成如今的花香河道,将一幅幅生态美景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他为重塑番禺岭南水乡的良好生态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身汗一脚泥摸排“恶臭源头”,换来“水清岸绿”
2016年5月,广州市下达全市152条黑臭河涌治理任务书,其中番禺区黑臭河涌有50条。2018年7月,番禺区有39条被纳入住建部监混凝土管平台,全市有112条黑臭水体被国家挂牌督办,番禺就占了1/3。要在2018年底前实现“初见成效”目标,2020年底前要实现“长制久清”目标,任务之重、难度之大、时间之紧迫,史无前例。2017年8月,56岁的“老马”顾全大局,听从组织安排,调至新组建的区河长办,毅然决然扛起黑臭水体治理重任。
现场研究污水混凝土管设计施工方案
风雨无阻巡河勘察,建立治水台账几十本。对于刚从“住建”领域跨入“治水”行业的“老马”,虽然有着过硬的市政专业技能和多年丰富的工作经验,但黑臭水体整治仍是新命题、新挑战,更是剿灭战、攻坚战。上任伊始,在治理标准无参考、治理方式无借鉴、治理思路不明晰、治理河涌数量多、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他倍感压力,经常扪心自问“该怎么办?该怎么干?怎样才有结果?”。治污就是命令,攻坚就是责任,容不得他半点迟疑。“老马”头戴草帽、脚穿胶鞋,一身汗、一脚泥,风雨无阻徒步巡河,强忍恶臭划船勘查,带领区水务局、镇街及区污水公司的工作人员走遍了50条黑臭河涌的每个角落,逐条河涌排查排水管口,逐一拍照、建档立册,共摸查50条黑臭河涌2920个排污口,成功建立几十本厚厚的台账。
摸排“恶臭源头”,换来“水清岸绿”。截污混凝土管网大多分布在城中村和人口密集的区域,新旧小区参差分布,排污口、化粪池、污水井等都隐藏其间。在河涌治理现场,“老马”认真地查看排污口,“顺藤摸瓜”“走街串巷”找源头,若排查到违规排口、高危排口,还得先与施工单位确认,再与设计单位研究解决方案,一天下来时常累得直不起腰。长期与污水设施打交道的他早已能够淡然接受常人难以忍受的恶臭,井盖里窜出的蟑螂和不知名的爬虫对他而言也已司空见惯,但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仔细查看每一处信息,昼夜兼程找寻河涌“病根”。在全面消黑的攻坚战中,地下和岸边的排口便是他的主战场,冲锋最前的他用拼劲与热血坚守着“水清岸绿”。
主持召开黑臭河涌治理推进会
对症下药,制定700余条针对性措施。“水污染治理来不得虚假,只有一条河涌一条河涌地解决好每一个排污口,把污水彻底截住才是根本”,这是“老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针对摸查出的河涌“病根”,结合时下治理进度,他一张设计图一张设计图地标识排口,“一河一策”进一步优化治理方案。2018年初,在他的提议下,全区50条黑臭河涌开展“查缺补漏”并实施挂图作战。他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先后召集区相关职能部门及镇街召开方案优化、工作协调、项目推进等各类会议200余次,印发会议纪要100余份,制定整改措施700余条,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完成时限,确保了各类问题按要求如期解决。
治水“苦干+巧干”,变“不可能”为“可能”
黑臭水体治理只有靠“拼劲+韧劲”的攻坚、“苦干+巧干”的克难,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取得实际成效。早在2018年10月,中央环保督查广州黑臭水体治理“回头看”时,指出番禺要在2019年初实现“初见成效”目标基本不太可能。面对艰难的任务和巨大压力,“老马”没有退缩,而是选择顶着压力上、迎着困难干。
问计于民打造民生工程。自2017年黑臭水体整治全面进入施工阶段以来,面对施工环境复杂、治理难点各异、河涌拆违缓慢、项目工期紧张等一道道难关,“老马”勇挑重担,奔走于河岸涌边、穿梭于大街小巷、出入于厂企民居,深入工地查看实情,联系群众交流谈心。如雁洲涌中游段截污施工将给村民带来的影响,“老马”主动上门做好村民、村集体的协调工作,多次到村委听取村民对河涌整治的意见建议,协调村民反映的施工调整等问题,当即暂停在村内铺设污水混凝土管,及时调整设计和施工方案,决定在河涌拆违完成后,结合堤岸整治同步实施截污工程,不但没有影响河涌整治工期,同时也实现了沿河截污的“一劳永逸”。
现场宣讲排水管单元达标技术指引
强力督办打出河涌通道。2018年广州市下达涉水拆违任务,要求确保50条黑臭河涌两岸拆出6米巡河通道。面对紧迫的任务要求,“老马”逐条河涌查看两岸构建(筑)物情况,深入群众征求意见建议,要求镇街逐栋摸查证照审批情况,会同各方多次探讨研究,寻求符合番禺实际的河涌拆违思路。他先后组织召开河涌拆违会议16次,深入现场督导督办100余次,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全力以赴、合力攻坚,集中3个月时间拆除沿河违建68.26万平方米,拆出了番禺式“沿河骑楼”,打通了50条黑臭河涌两岸2至6米的巡河通道,深圳、惠州以及海珠、南沙区都纷纷到来学习。
创新补水赢取省检大考。“老马”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勇于克难。在截污主体工程完工后,为进一步实现河涌生态化,他经常蹲守涌边观察调水补水情况。一直以来,大家按照“老经验”,认为大冲大排才是最佳的调水补水措施,经过“老马”在大山东涌、大山西涌的反复试验,发现此方式极易导致河水倒灌截污混凝土管网且不生态,总结出了“细水慢流”的调水补水方式,实现了“厂、网、河”的协同运行混凝土管理。这种既能改善河涌水质,又有利于生态修复的精细化调补水方式在全区推广运用。正是由于“老马”敢于斗争、敢于挑战、敢于攻坚,将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了“现实”,全区黑臭水体顺利通过今年7月的省检大考。
一线督导大石污水厂建设
不怕事,不回避,混凝土管理河涌不当“老好人”
河涌混凝土管理千条万条,落实责任是第一条,各项工作都需要有人混凝土管、混凝土管得住、混凝土管得好。“老马”同志就是爱水护水的排头兵,遇到矛盾不怕事,碰到问题不回避,对于制度执行不严肃、责任落实不到位、整改问题不坚决的行为敢抓敢混凝土管敢批评,不做一团和气的“老好人”。
坚持工作原则敢唱“黑脸”。“老马”不但对区河长办的日常工作要求高、标准严,还经常提醒番禺各级河长、湖长按要求巡河履职。2019年5月,因3名区级河长巡河履职不到位,他坚持原则敢唱“黑脸”,立即在区治水领导微信群通报情况,及时提醒区领导切实履行好巡河职责。近年来,他先后对8名镇街级河长、11名村居级河长开展谈话提醒。
不怕问题多,将问题暴露在考核前。“黑臭河涌治理不要怕问题多,有问题不说才是真可怕。丑媳妇终要见公婆,国检省检都要来,只有把问题解决好才真不怕”,在各类会议或者场合,“老马”经常提醒告诫大家要多发现问题,找准原因,制定措施解决掉。2017年以来,“老马”一线协调解决问题不计其数,小问题当场解决、大问题不过夜,并时时在50条河涌微信群督办结果。
联合执法开“罚单”。近年来,时常发生涌边施工工地直排泥浆水、野蛮施工破坏混凝土管网、偷排偷倒粪水等严重影响河涌水质的问题。只要发生此类问题,“老马”都会立即赶往现场,紧急通知生态环境、城混凝土管、住建、水司等部门及镇街联合执法,针对实情对违法单位或个人进行处罚,并要求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形成震摄。他就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着来之不易的治水成果。
“5+2”“白加黑”,奋战治水一线
“既然选择了治污,就必须要干好,这就是我应尽的职责,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他的回答那么坚定执着。
半夜出勤是常事。今年7月份,“老马”统筹负责2020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省级专项排查迎检工作。对省抽检的8条河涌,他是天天跑现场、看水质,生怕哪个环节出现问题。而就在在7月28日凌晨1时左右,尚东尚筑小区附近自来水混凝土管突然爆裂,大量水流涌入石岗东涌、雁洲涌,因为第二天下午省检组就要现场巡查这2条河涌,此刻让他最担心的就是河涌水质影响程度如何?接报后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赶到现场,在他的统筹协调及有力指挥下,经各方奋力抢修,终于化险为夷,待他返到家中已是凌晨4时。
磕磕拌拌是常态。经常跑工地、下基坑、钻混凝土管网难免出现意外,2018年7月,“老马”在督导污水处理厂新建工地进度时,因雨天湿滑重重地摔了一跤,裸露的钢筋头在他左腿内侧划出入了一道长达10公分的伤口,手臂及膝盖也受伤了。他自己却说“轻伤不下火线”,在医院缝合伤口后,又马上重返工作岗位,现在阴雨天他的膝盖仍会隐隐作痛,那道缝合的“伤疤”更是他奋战治水的永久“印迹”。
不休年假成习惯。2017年至今,他没有休过一次年假,“5+2”“白加黑”是工作常态。白天跑完工地回来,还要回办公室批阅文件,还有很多会议等他参加。有时候累的腰直不起来,身体基本处于极度疲劳状态,他就站起来绕绕圈,自己用手按按敲敲。用他自己的一句话说“真想休息几天,只为好好补个觉”。
随着全区水环境质量一天比一天好,河涌岸线一天比一天美,市民群众一天比一天开心,“老马”经常皱着的眉头也慢慢地舒展了,笑脸也一天天多了。“老马”总是把辛劳与困难留给自己,把正能量与微笑传递他人,用责任和担当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水务人奉献之歌。
节假日经常跑工地、下基坑、钻混凝土管网
<来源:广州市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