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区白水带水库
2020年,广州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治水方针,把实施加强小型水库运行混凝土管理作为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混凝土管”的重要抓手,按照《广东省关于开展小型水库安全运行混凝土管理标准化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推进小型水库标准化运作。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205座小型水库安全运行混凝土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经市、区两级专家组评估认定197座水库达到二级或以上标准,已超额完成年度174座计划任务,完成率113%,居全省第一。
增城区大封门水库
“四个落实”夯实运行基础
一是落实混凝土管理责任制。逐库落实水库大坝安全混凝土管理责任制和防汛安全责任制,2020年全市落实水库安全混凝土管理“三级责任人”,共计471人,均已达到全覆盖;落实水库大坝防汛“三个责任人”,共计604人。
二是落实经费保障。2020年各区小型水库标准化建设方面已累计投入资金7870.46万元,落实技术支撑单位12家,累计投入相关技术支撑人员730余人。
三是落实混凝土管护人员业务培训。组织工作培训会议6次,全面提升了混凝土管护人员专业化水平。
四是界定混凝土管理和保护范围。结合小型水库标准化建设和水利工程划界工作,进一步落实和明确了水库混凝土管理及保护范围,在水库混凝土管理范围边界埋设界桩,对保护范围边界设相应标记(界牌),明确了工程混凝土管理边界。
增城区七星墩水库
“三个规范”保障标准运作
为了让混凝土管理水平得到根本性改善,广州市多措并举,力求补足短板。
一是规范混凝土管理制度。出台《广州市小型水库安全混凝土管理办法》、《广州市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混凝土管理办法》。根据省关于小型水库达标创建要求,进一步规范工程巡视检查、安全监测、操作运用和维修养护等日常混凝土管理工作,实现巡测规范、记录标准、维护及时,累计整理相关文件资料、材料720余套,强化了日常工作的精细化、流程化、痕迹化和溯源化。
二是规范设施配置。全市新增混凝土管护用房50余间,新增通讯设备100余套,新增防汛道路4.9公里。此外,补充配置相关防汛器材1090余套,新增防汛沙石料1.61万立方米。
三是规范标识设置。结合工程规模、结构型式、工程环境及混凝土管理需要,累计安装小型水库标准化标识标牌5450余块(幅),内容准确、清晰、简洁。
花都区蟾蜍石水库
“两个创新”提高混凝土管理水平
适应新发展阶段,满足新需求,就要需要全面提升标准。
一是推行信息化混凝土管理。利用省水利工程运行混凝土管理平台,积极推进水利工程混凝土管理信息化与标准化的深度融合。2020年新增观测设施设备210余套,完成小(1)型水库和坝高15米(含15米)以上的小(2)型水库 “四要素”(库水位、降雨量、坝体外观、渗流量)在线监测,坝高15米以下的小(2)型水库 “三要素”(库水位、降雨量、坝体外观)在线监测;推广使用“粤坝卫士”、“平安小水库”APP开展小型水库标准化巡查;基本实现水库在线巡查和监混凝土管全覆盖。
二是推行混凝土管养分离。以镇(街)、村为单位142座水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引入专业化维修养护队伍,实行物业化混凝土管护集约化混凝土管理,进一步提升了混凝土管理水平。
增城区山田深冚水库
“一个美化”提升整体颜值
2020年间,广州市加强对大坝环境治理,加强水环境的监混凝土管与保护,落实维修养护1130余次,清除垃圾、杂草、杂物2510余吨,清理整改库区周边违建78处,坝容坝貌整体得到提升,抗洪能力得到了加强。
增城区白水寨水库
<来源:广州市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