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河涌换新颜 碧道建设惠百姓
分享 facebook
分享 google
分享 twitter
分享 linkedin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大源村位于沙坑涌的上游,是广州市白云区城乡接合部的一个行政村,是全市面积最大、外来人口最多,极具典型性的城中村,大源村的治理在城中村治理和水环境整治两个方面都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2018年以来,广州市委、白云区委两级书记牵头挂点,全面开展大源村综合整治,全力探索党建引领下系统推进城中村治理增效、发展提质的有效路径,统筹抓党建、抓治理、抓发展各项工作,初步实现了从“乱”到“治”再到“示范村”的目标。

  推动基层“令行禁止、有呼必应”

  拓展“令行禁止、有呼必应”落实要求,借力全市率先开展基层机关管理机制改革契机,参照镇街“呼叫”机制,赋予大源村以及河长“呼叫”权,以“一事一呼”借力所在镇和区直单位的管理力量,加强“散乱污”、违法建设源头清理整治;推动相关区直单位挂点联系,遇有呼叫,快速响应,帮助村社推动水环境整治。

拆违整治

  打造网格治水升级版

  网格治理是基层治理的一种模式,“五长”微治理是网格治理的升级版。我们按照“流域为体系、网格为单元”的治水思路,把水污染防治事项纳入网格治理,建立治水治污专业网格。以大源村为例,将大源村原有的39个网格细化为111个基础网格,统筹网格资源,将镇驻村各支专业队伍统一归属村党委管理,调配至网格单元,建立党小组长、网格长、议事长、监事长、警长组成的网格“五长”共治体制,强化基础网格与公安、城管、治水等专业网格联动机制,资源力量向基层、向重点事务有序集中,群众身边发生的问题在基层快速解决,水污染问题快速整治。2019年以来,大源村累计办结网格事件2万多宗,涉及水环境治理问题就有1100多宗,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目前,“五长”微治理已经向全区推开,白云区3075个基础网格组建“五长一员”队伍约1.7万人。一年多以来,白云区共上报网格事件413347件,其中水污染事件23918件,推动整治“小散乱污”场所超过2万家,拆除涌边违建191万平方米。

  群众碧道打卡正成为新常态

  2017年,在沙坑大源村段召开了广州市河涌拆违现场会,吹响了全面整治河涌违建的号角,现场拆除占用河涌管理范围违建1.7万平方米。通过全力整治,藏在村里的洗衣、印染小作坊得到清理整治,河涌管理范围的违法建设被全部拆除,通道两岸全线贯通。区统一安排资金,结合周边环境进行设计规划,打造成了一条集河道防洪、群众休闲娱乐、人文熏陶渲染为一体的休闲碧道。拆除违建后腾出的公共空间建起了休闲公园、体育公园、文化广场,配套篮球场、轮滑场和休息驿站。河道碧道在村中蜿蜒而行,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白色的栏杆、清澈的流水,人们或驻足、或慢行、或跑步,这里已成为村中老人、运动爱好者、大小朋友每天的打卡地,欢声笑语四处荡漾。

大源村碧道

  “企业河长”发挥优势作用

  2019年,林安物流园总经理刘志良作为太和镇首批“企业河长”走马上任,担任沙坑涌大源林安物流园段企业河长,带头做好企业内部治污工作,通过日常巡查、河涌日常保洁、河岸整治美化等方式,主动提档,走绿色发展之路,同时企业河长还广泛发动员工参与其中,强化了员工们的环保教育的意识。上任企业河长以来,该企业慷慨解囊,主动投入资金参与河道治理和美化,建设河涌护岸约200米、配套休闲绿道、增植绿化,为河道整治管护注入新生力量。

  资料

  沙坑涌是流溪河一级支流,干流长19.84公里,流域面积59.69平方公里,流经太和、人和2个镇11个村(大源、和龙、大沥、营溪、米龙、永兴、石湖、夏良、北村、南村、南方村),流域内常住人口约46万人。流域内有梅窿支流、和龙支流、永兴排渠、何屋坑、南坑坑和贺屋坑6条支涌。全面推行河长制后,沙坑设置区级河长1名,镇街级河长13名,村居级河长21名。

<来源:广州市水务局>

广联水泥制品

广联水泥制品

专业的水泥制品生产厂家

滚动到顶部